在探索“精准扶贫”的道路上,“地理标志”异军突起。
今年6月底,在江苏扬州召开的第八届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上,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党委书记、副局长崔守东在其主题发言中谈及“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”时,首次公开提到“宁德经验”。
“我们联合国务院扶贫办调研运用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‘宁德经验’,并召开全系统座谈会推广这些经验。”他说。
那么,“宁德经验”是什么?它是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的?对于其他地方扶贫又有哪些借鉴意义?近日,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走进宁德,近距离观察发生在这座闽东小城的“山乡巨变”。
宁德“地标”超出日本一倍
所谓地理标志,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,该商品的特定质量、信誉或者其他特征,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。简单来说,人们所熟知的“绍兴黄酒”“章丘大葱”等,便是典型的地理标志。
在法律上,根据商标法和《商标法实施条例》规定,地理标志可以作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申请注册。
不要小瞧这枚小小的“商标”,在出席今年的世界地理标志大会时,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介绍说,据统计,目前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,地理标志商标对当地就业、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%。
也正因此,2017年新春伊始,我国印发的首部全国市场监管中长期规划——《“十三五”市场监管规划》就明确提出,要“加强对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管理与保护,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推进精准扶贫”。
事实上,据崔守东介绍,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已经成为我国商标改革工作的“两个抓手”之一。而福建宁德,这个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闽东小城,则成为地理标志精准扶贫的“探路者”和“先行军”。
在全国660多个市中,宁德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四线小城市,为何能够独树一帜?因为有一项数据颇为引人注目:在其下辖的9个县市中,各个都有以地理标志商标为代表的城市名片。
宁德大黄鱼、古田银耳、柘荣太子参、福鼎白茶……截至目前,宁德市地理标志商标已达62件,居全国设区市前列。
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在今年的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上,据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工业事务局知识产权部处长杉中笃介绍,截至2017年4月21日,日本全国注册的地理标志有30件。
也就是说,宁德这个人口不到300万人的闽东小城,所拥有的地理标志数量,竟超出日本一倍还多。
“最先”懂得运用知识产权
如今,宁德的地理标志商标产品,基本覆盖全市水产、茶叶、食用菌等重点农业领域,惠及人口近300万,占全市总人口89%。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已成为全市农民主要收入来源,地标扶贫效应日趋凸显。
在总结“宁德经验”时,有媒体这样评价:宁德市地理标志商标精准扶贫实现了“四个最”,即:投入最少,产出最多,效益最明显,农民最受益。
而在《法制日报》记者看来,或许还可以再加上一个“最”——懂得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最早。
采访中,记者得知,如今蜚声海内外的“柘荣太子参”,早在2001年,就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要知道,我国是2001年修订后的商标法,才增设了地理标志方面的规定。而第一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工作,则是始于两年后的2003年,2005年完成后,才发布了第一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告。
地理标志商标是与“三农”联系最为密切的知识产权。柘荣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知识产权意识?
“闽东主要靠农业吃饭,我们穷在农上,也只能富在农上。”宁德市工商局局长刘宗廷的一番话,道出了问题关键。
现实也的确如此:柘荣是福建省最小的县,人口仅10万,当地农民什么都没有——除了太子参。
一件商标活了一方经济
柘荣有种植太子参的传统,但2001年之前,由于缺乏品牌和规范管理,种参效益低,市场需求量少。
据“柘荣太子参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龙头企业、福建天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启棉介绍,上世纪90年代时,一公斤太子参的价格大约只有七八块钱。
2001年,“柘荣太子参”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“地理标志批下来后,价格就开始有所攀升。”许启棉回忆说。
这个敏锐的温州药商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地理标志的价值。2004年,许启棉来到柘荣创办公司,“那时的价格已经涨到一公斤15.5元”。
此后不久,国内知名药企——江中制药集团即派代表专程赴柘荣,与柘荣县签订《供销合作备忘录》,十多年来每年订购柘荣太子参均在1000吨以上,近年来更是达到1800多吨。
柘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林琴告诉记者:“2001年,我县农民太子参人均收入730元。2017年,太子参价格每公斤90元左右,按亩产150公斤计算,农民太子参人均收入提高到1.2万元。”
“柘荣太子参”富了柘荣百姓。目前,全县近80%农民从事太子参种植、购销等行业,全县10多万人口中因太子参直接受益的就有4万多人。群众形象的说:“柴、米、油、盐靠茶叶;盖房、上学、娶媳妇,全靠太子参”。
近些年,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保持在2.5万亩左右,年产量3500-4000吨,产值3亿多元。柘荣县也跃升为全国最大、最活跃的太子参产销区。
据刘林琴介绍,2016年,柘荣县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825户2839人,其中从事太子参种植的有586户2380人,人均增收1600元。年度脱贫408户1554人,其中有330户1260人以太子参为增收主业。
一件商标活了一方经济,这句话用在柘荣,恰如其分。
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
令人侧目的是,类似“柘荣太子参”这样的蜚声海内外的地理标志产品,在宁德下辖的9个县市中不在少数。
宁德大黄鱼自2012年2月成功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来,产量由2012年的6.5万吨增至2016年的11.8万吨,产值由22.1亿元增至44.8亿元,年出口1.8万吨,创汇约1亿美元。全市大黄鱼年产量占全国的70%、大黄鱼种源占全国的90%以上,全市有近10万人常年在海上从事大黄鱼养殖。
福鼎白茶自2009年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,一跃成为福鼎市茶叶标杆“地标”。在2016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,福鼎白茶公用品牌价值33.8亿元,名列全国第四。而茶产业也为福鼎市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,带动30万茶农和10万茶商、茶人增收致富奔小康。
福安葡萄在2013年获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,在标准化种植、品牌打造上取得显著成绩。如今,当地葡萄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,年销量7.5万吨以上,占福建省葡萄总产量的60%以上,从业人数达17万人,总产值18亿元,每亩平均收入1.5万元,已然成为福安农民增收致富的“甜蜜产业”。
据宁德市工商局局长刘宗廷介绍,在打造“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宁德模式”的过程中,宁德市工商局严格按照“调研一个、培育一个、成熟一个、申报一个、成功一个”的发展原则,对贫困村在商标注册、品牌培育上予以精准帮扶。
与此同时,政府层面也积极作为,不仅出台土地、税收等优惠政策,以及对新核准地理标志商标进行一次性奖励,而且因地制宜,鼓励创新模式。
比如,霞浦县出台了《霞浦县关于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。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各乡镇街道纷纷深入实地调查摸底,选定海带、紫菜、海参等十多种产品进行培育,鼓励分散在各村的种养殖户联合起来,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吸引贫苦户入社发展,推行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(贫困户)”的生产经营模式,并创立自主商标品牌。如今,该县“一乡一特色、一乡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已初具模型。
地理标志成区域支柱产业
福安市副市长蓝和鸣说,过去几年来,福安市一直将地理标志商标扶贫定义为“扶贫攻坚的生力军”。而其3个方面的成效已经显现出来:一是商品价格明显上升,品牌价值显著提升。二是农民收入显著提高,精准扶贫效果凸显。三是就业问题有效解决,带动福安发展作用明显。
据福建省工商局商标分局副局长刘振民介绍:“此前,我们曾对全省270件地理标志商标(截至2015年底)使用情况开展调研,调研结果显示,地理标志商标在提升产品价格、产值,提供农村就业、增加农民收入的成效正逐步显现。如今,我省绝大部分的地理标志产品已走出省内市场、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,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。”
目前,地理标志商标在提升产品价格及产值方面的作用,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。
据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副局长崔守东介绍,根据“商标与经济发展关系”课题组统计,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后产品价格平均增长50.11%,来自地理标志产业的收入占产地农民总收入的65.94%,地理标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产值带动比达1∶5.2,就业带动比达1∶3.34,已有53.38%的地理标志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。
统计显示,截至2017年8月底,全国已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726件。其中仅今年一季度,核准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就达200件,同比增长85%。
地理标志在改变土地和农民命运的同时,也照亮了精准扶贫的道路。
记者 余瀛波
信息来源:法制日报